<acronym id="qdlrp"></acronym><track id="qdlrp"><ruby id="qdlrp"><menu id="qdlrp"></menu></ruby></track>
  • <big id="qdlrp"><ruby id="qdlrp"></ruby></big>
        1. <track id="qdlrp"></track>

          <acronym id="qdlrp"></acronym>

          广西医科大学2022年博士人才招聘公告

          发布来源:中国科学人才网发布日期:2022年02月20日

          一、学校简介

          广西医科大学创建于1934年11月21日,坐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已正式成为广西目前唯一的省部共建高等医学院校。学校是全国建校较早的22所医学院校之一,是广西医学教育、医学研究、临床医疗和预防保健的中心。学校积极构建多校区多院区办学格局,建成投入使用武鸣校区和玉林校区,在建五象校区,4个校区总占地3300亩。

            培养体系完整,学科实力强劲

          已形成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教育培养体系,现拥有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等7大学科门类,是国家首批硕士、第二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个、广西一流学科5个(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口腔医学)、广西一流培育学科1个(生物医学工程)、广西特色优势重点学科6个、广西重点学科9个和广西临床重点专科37个(含建设项目)。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优势特色鲜明,科技成效显著

          学校在广西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特色优势,在区域高发肿瘤防治、地中海贫血防治、血红蛋白研究、蛇毒研究、心血管疾病防治、药物创制研究、肝脏移植、断指再植、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研究领域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广西医科大学诚聘海内外优秀人才携手共创辉煌篇章

          二、人才引进体系

          1、第一层次领军人才

          在本学科领域取得国(境)内外公认的优秀学术成就,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力和较强的学科组织能力,能带领学科快速发展的,具有成为学科领军人才潜力的领军人才。

          2、第二层次拔尖人才

          在国(境)内外本学科领域获得较优秀水平的学术成果,科研活动高度活跃,学术上具有很好的创新突破潜力,未来能带领某学科领域或学术方向取得国内领先地位和形成一定的国际影响,能作为国家重大人才项目人选的拔尖人才。

          3、第三层次骨干人才

          在国(境)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取得博士学位或从事过博士后研究工作的青年人才,并且从事教学或科研第一线工作,在国(境)内外高水平大学担任副教授及以上或达到同等水平,在本学科领域取得同行公认的显著成绩,发展潜力大,在学术研究方面有创新性构想,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作为国家人才项目青年项目人选的骨干人才。

          4、第四层次青年人才

          在国(境)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取得博士学位或从事过博士后研究工作的青年人才,并且从事教学或科研第一线工作,学术背景和研究业绩优良,研究方向明确,并已展示出很强的独立研究能力,能作为省部级重大人才计划人选的青年人才。

          5、第五层次后备人才

          在国(境)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取得博士学位或从事过博士后研究工作的青年人才,有较好的研究经历和业绩,研究方向明确,展现出较好的研究潜力,能作为省部级青年人才计划人选的后备人才。

          6、博士后

          (一)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遵纪守法,求真务实;

          (二)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较强的科研能力和敬业精神;

          (三)年龄在三十五岁以下(条件特别优秀者可放宽至四十岁);

          (四)能够全脱产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三、人才发展体系

          健全的人才发展机制,畅通的人才发展通道,多样化的薪酬待遇, 学校围绕“双一流”建设,谋划布局人才发展工作 形成“五位一体”的人才引育策略

          1、优秀博士支持计划

          广西医科大学优秀博士支持计划人才:优秀博士支持计划资助范围限于新进的博士毕业生。学校每年3月、9月集中发布申报通知,实行不限额申报。

          类别 待遇
          科研补助经费 自然科学类:5万元/人,人文社科类:2万元/人。
          津贴 博士年薪:不低于20万, 优秀博士津贴:6000元/月,共计3年。

          2、青年骨干培养计划

          广西医科大学杰出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实行合同管理,培养期限为5年,学校对“杰青人才计划”入选者资助200万元,其中:

          类别 资助
          经费
          科研补助经费 100万元
          生活补贴 共计100万元:个人津贴10万元/年,
          团队津贴10万元/年,共计发放5年。

          3、骨干团队提升计划

          广西医科大学高水平创新团队及杏湖学者计划:创新团队一般每2年组织申报一次,每个团队每轮资助期限为3年,创新团队带头人为杏湖学者。

          类别 资助
          经费
          科研补助经费 自然科学类:资助经费30万元,分3年划拨,
          人文社科类:资助经费15万元,分3年划拨。
          生活补贴 杏湖学者个人津贴3万元;团队成员津贴5万元。

          注:学校针对引进的优秀人才实行年薪制、高层次人才津贴、校内双聘制等多样化的薪酬待遇,全方位、多层次鼓励人才成长与发展。

          四、人才招聘需求及待遇

          1、高层次引进人才(长期招聘)

          引进对象 薪酬
          (万元/年)
          安家费
          (万元)
          人才房 其他 待遇
          特殊杰出人才 面议 面议 面议

          1.聘期内可内聘为副高及以上职称,执行广西以及我校的工资福利政策;
          2.学校及学院提供引进人才科研启动经费;
          3.报销差旅费用;
          3.安排办公、科研用房;
          5.可入学校事业编制、可落户;
          6.帮助解决配偶工作及子女入学问题;
          7.可聘为硕、博士研究生导师。
          第一层次领军人才 100 100 提供140 ㎡左右人才房一套
          第二层次拔尖人才 60 60 提供140 ㎡左右人才房购房指标
          第三层次骨干人才 50 50 提供120 ㎡左右人才房购房指标
          第四层次青年人才 40 40 提供90㎡左右人才房购房指标
          第五层次后备人才 30 30 提供90㎡左右人才房购房指标
          高层次人才团队 享受上述相应层次待遇 享受上述相应层次待遇  

          2、博士后(全年均可进站)

          单位 专业需求 待遇 联系人及
          电话
          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临床医学相关专业
          1.薪酬待遇:
          年薪不低于25万元。若入选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学校按照相应岗位年薪进行叠加资助;入选“桂博新计划”者,自治区提供15万元/年(学校按不低于1:1进行配套)。在站成果优异者,出站可申请“广西医科大学优秀博士后”。 ?????????????????????????????????????????????????????
          2.科研支持: ?????????????????????????
          在站期间可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特别资助18万元;面上一等资助12万元,面上二等资助8万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此外,学校还提供科研启动金。
          3.生活保障
          在站期间享受学校在职人员同等福利待遇。提供博士后公寓租住或发放住房补贴;可落户,随博士后流动子女可在我校幼儿园、附小入托、入学。
          4.其它福利
          博士后出站后可直接认定为副高职称;在站期间成果突出且满足学校公开招聘专任教师任职条件者,可优先聘任至相关岗位,特别优秀者可作为高层次人才引进到我校工作。
          联系人:
          唐老师 0771-5356798
          武老师:0771-3392230
          梁老师 0771-5347259
          基础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基础医学相关专业
          联系人: 赵老师
          0771-5355801
          药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药学相关
          专业
          联系人: 廖老师
          0771-5358272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相关专业
          联系人:李老师
          0771-5358805

          3、博士(全年招收)

          序号 学院 岗位名称 专业要求 接收简历邮箱及
          联系方式
          1 基础医学院 教师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医学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生物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微生物学、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药学、生物医学、医学检验、生物医学工程、电子信息类、计算机类
          王老师、唐老师:
          ykdjcy@163.com
          0771-5358064、5358212
          2 公共卫生学院 教师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精神卫生学、心理学、精神病学、内科学、微生物学、卫生检验与检疫、病原生物学类
          李老师:
          gxmugwyb@163.com
          0771-5358805
          3 药学院 教师
          制药工程、有机化学、药学、化学、药剂学、药理学、临床药学、临床医学、中药学、微生物学、药物代谢动力学、药事管理学类
          廖老师:
          gxydyxycv@163.com
          0771-5358272
          4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教师
          保险学、金融学、经济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卫生技术评估研究方向)、流行病与卫生统计、社会保障、计量经济学、社会学、社会工作类
          俞老师:
          0771-5358202
          594495583@qq.com
          5 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师
          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法学、历史学类
          陆老师:
          mkszyxy@gxmu.edu.cn
          07715300159
          6 外国语学院 教师
          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类
          谢老师:
          89166555@qq.com
          13737083062
          7 护理学院 教师
          临床医学、护理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类
          韦老师:
          531177526@qq.com
          0771-5356047
          8 全科医学院 教师
          医学伦理学类
          申老师:
          1344111999@qq.com
          0771-6210680
          9 信息与管理学院 教师
          公共管理学、行政管理、计算机科学、人力资源管理类
          李老师:
          22259228@qq.com
          13481013627
          10 体育与健康学院 教师
          运动康复、运动科学类
          黄老师:
          gxykdxtyb@163.com
          0771-6210885
          11 生命科学研究院 科研人员
          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儿科学、妇产科学、医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类
          蒋老师:
          lsigxmu@163.com
          0771-5358354
          科研人员
          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兽医学、生物学类
          廖老师:
          lyy8682@163.com
          0771-5357270
          科研人员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药学、畜牧学、兽医学类
          唐老师:
          609412451@qq.com
          18076591151
          杨老师:
          147091287@qq.com
          电话:15878807760
          科研人员
          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类
          王老师:
          gxzsyx2012@163.com
          0771-5358064
          科研人员
          生物医学工程、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类
          黄老师:
          946910964@qq.com
          07715540585/
          15978136883
          科研人员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药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类
          陈老师
          923955519@qq.com
          0771-5334215
          科研人员
          生物学、免疫学、肿瘤学、生物化学、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化学、纳米材料学类
          边老师:
          277364335@qq.com
          18776741310
          12 实验动物中心 科研人员
          生物学、畜牧学、兽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类
          胡老师:
          1020360353@qq.com
          0771-5358541
          13 学报编辑部 技术人员
          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类
          黄老师:
          414808947@qq.com
          0771-5306372
          14 图书馆 教辅人员
          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资源管理
          刘老师:
          2689615920@qq.com
          0771-5326305
          年薪不低于20万元;可享用学校公共科研服务平台;可办理入编、落户手续。

          五、联系方式

          1.高层次引进人才请邮件投递《个人简历》及相关附件至相关学院(邮箱见博士招聘计划),并同时抄送学校人才办专用邮箱gxykrcb@163.com,联系人:田老师、王老师,联系电话:0771-5310368、0771-5310228。

          2.优秀博士请邮件投递《个人简历》及相关附件至相关学院(邮箱见博士招聘计划),并同时抄送人事科专用邮箱gxykdxzp@163.com, 联系人:刘老师、梁老师,联系电话:0771-5358979。

          3.博士后进站请邮件投递《个人简历》及相关附件至博管办专用邮箱gxykbgb@163.com, 联系人:徐老师、张老师,联系电话:0771-5358966。

           

          中文日韩亚洲欧美字幕综合
          <acronym id="qdlrp"></acronym><track id="qdlrp"><ruby id="qdlrp"><menu id="qdlrp"></menu></ruby></track>
        2. <big id="qdlrp"><ruby id="qdlrp"></ruby></big>
              1. <track id="qdlrp"></track>

                <acronym id="qdlrp"></acronym>